萨雷安の迦巴勒幻想大图书馆

    • 注册
    • 登录
    • 搜索
    • 版块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标签
    • 热门
    • 用户
    • 群组

    [sep改]亚历山大绝境战P2 Separe式优化攻略

    萨雷安治学区
    4
    4
    45045
    正在加载更多帖子
    • 从旧到新
    • 从新到旧
    • 最多赞同
    回复
    • 在新帖中回复
    登录后回复
    此主题已被删除。只有拥有主题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查看。
    • 御坂豆腐
      御坂豆腐 最后由 御坂豆腐 编辑

      亚历山大绝境战P2 Separe式优化攻略

      声明:
      本攻略比起野队,更适合固定队使用,若试图在野队加练或渡劫,建议称之为“sep改”,减少沟通上的误会,在此基础上只需明确第三次雷是找ST还是水弱DPS即可。
      本攻略旨在优化所有人在P2的游戏体验,对输出的提高并无太大帮助,甚至会降低部分职业的输出,若想要提高个人输出或者速刷,不建议使用本攻略,若想提高P2开荒效率,建议参考使用。如队伍水平很高,开荒P2有余力,可以使用更适合打输出的攻略,比如版头的对称打法,或者B站的TR式等等。
      若开荒时,TH疫苗找DPS传毒事故频发,可改为ST参与分摊第三次雷,无交叉的详细路线规划见此帖:[https://ngabbs.com/read.php?tid=22194811]
      如果喜欢使用固定DPS找TH的传毒方法,可以选择改良式1A打法,具体见此帖:[https://ngabbs.com/read.php?tid=22179111&_fp=2]

      全位置第一视角视频参考:

     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Rp4y1Q7Sa/
      龙白骑忍视角中,第三次雷由雷奶和ST分摊,这样处理能方便近战多打boss,也是一种优化方法,但即使不这样,水弱近战在冰块右上方打残暴正义号也能分摊到雷

      序言

      个人认为,绝亚这个副本最搞心态的三个部分是P1小怪,P2整个阶段,以及二运 当然还有任何进度转麻将 。
      目前P1小怪在野队和固定队的翻车率都已经趋于稳定,各职业的gcd安排也没有必要写到通用攻略里,二运有各种保姆级视频攻略 和轮椅 ,麻将转场更是任何进度都可以练习。
      只有P2的野队打法和大部分固定队使用的攻略让人怨声载道(尤其是奶妈),而怨念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:
      1、奶妈移动频率太高,移动距离太远,无法兼顾奶人和跑位处理机制;
      2、传毒路径和思路不统一,经常撞车,具体体现在第二次传毒路线不固定;第二次传毒近战和远程移动的先后顺序不明确;第三次传毒T到底要不要动。

      鉴于目前野队出现了越来越多使用separe打法的招募,但版头翻译的那份セパレ式因年代较为久远,存在部分错误和欠缺,考虑到セパレ式确实是一份较为优秀的攻略,值得推广开来,因此推出本改良攻略,着重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。

      [セパレ式原版攻略地址]
      [版头的セパレ式]

      暂时没有视频攻略,但本人现在每周除周三和周六以外都会直播开荒,直播间:[B站]
      这是我加入的第二个固定队,首通的队用的对称打法,但个人魔改太多不适合做攻略,所以选择了用更大众一点的separe式。

      总体思路

      1、以日基野队流行的セパレ式为基础进行一定的优化。
      2、尽最大可能减少奶妈移动的频率和距离,增加站桩刷血 输出 的时间,并将奶妈跑位集中在场地中央附近,方便刷团血。
      3、固定传毒路线,且第三次固定为“疫苗找毒”,即头上有锤子的原地不动,等人来接,降低撞车几率。

      *开场的飞盘和制导基本没人犯错,故不在此进行讲解,只提出一个建议:T尽量一步拉到位,且固定和近战朝同一个方向躲避飞盘。
      *终审闭庭后的机制全白送,也不赘述。

      场地标点只需要把BD标在灯上,AC随意。

      第一部分

      第一次传毒,回旋碎踢,第一次雷水分摊

      1.1 光子后移动路线

      光子站位和原版セパレ一致,光子后传毒时,ST直接把巡航驱逐者拉到C点,左下的D(一般为D2)不第一时间就找拉巡航驱逐者的T传毒(一般为ST),而是跟着往下方移动一小段距离,待巡航驱逐者开始读条回旋碎踢时,ST回来找D2传毒。
      这么做有两个目的:
      1、推迟D2跟ST第一次传毒的时间点,为后续处理机制提供足够的时间;
      2、让出一条通道给右边的奶妈,若其被点水分摊,可以安心(跟与他传毒的DPS一同)移动到分摊点。

      − 站位和路线图参考 …

      wps1.png
      wps2.png

      1.2 第一次雷水分摊及后续移动

      第一次水分摊建议3人,D2不参与第一次水分摊,水奶站在D点,D3站在D点右上,D4站在D点右下,D1在倒计时3的时候从上方靠近。(其中会有一个是雷D,但看到位置空出来也不要抢)
      第一次雷分摊由雷D与闲奶在场地中央靠(右上或右下)分摊,闲奶站在场地中央,雷D在右边,近战可往上/下走一点摸到boss。

      − 站位及雷水分摊后移动路线参考,如D2为雷D,D1也可不来分摊水 …

      wps3.png
      wps4.png
      wps5.png
      wps6.png

      优点:

      1、降低D2移动频率,避免撞车,提高D2的gcd利用率;
      2、减少MT承受的伤害,优化雷D移动路线,降低撞车几率;

      缺点:

      1、增加了水分摊人员的承伤,需要至少20%团减和一个群盾(大天使盾),3人分摊预计6W伤害。
      2、若闲奶忘记去中央,雷D单人处理雷,爆炸。
      3、若雷D过于接近残暴正义号或巡航驱逐者,要么3人分摊雷,要么MT/ST代替闲奶分摊雷,前者制造团灭,后者影响后续机制处理,提高治疗压力。
      4、若D2不是雷,那么D2需要注意雷D的位置,自己尽量去下半场,以防分摊到雷,D2是雷时D1可在残暴正义号左方打,无需担心。
      你说缺点比优点多?其实后两点不是攻略的问题是人的问题,你发现了吗
      请与队友仔细讨论安排此处减伤,并严格要求走位。

      第二部分

      D3D4引导飞弹、雷,计数圈,以及第二次传毒、ST踩雷

      2.1 D3D4引导,计数圈的处理

      2个奶妈一上一下,此处可规定水奶站上半场,闲奶站中间不动
      D1站上半场,D2站下半场,因此从上到下顺序为D1、水奶、闲奶、D2,D1与水奶稍微靠近,D2与闲奶稍微靠近。
      D4从C点开始引导,D3从BC边中点(时钟4点)开始引导,同时向对方移动,放下雷,然后拐弯向上。
      计数圈规则如下:

      2.1.1 D1、水奶、D3为一组,D2、闲奶、D4为一组。
      2.1.2 同组2名DPS被点圈,D3与D4交换位置。

      即D1、D2、水奶、闲奶4人原地不动,D3、D4补位或视情况交换位置,从而杜绝了D1D2因为换位置导致的撞车现象。
      若D3与D4其中一人点圈且其同组也被点圈,需要交换位置,则D3D4应商量谁先走,谁后走,不管先后都来得及处理计数。
      也可以按下图固定移动放圈路线,前提是ST、D2之间留出一条路。

      − 路线参考 …

      wps7.png
      wps8.png
      wps9.png

      2.3 第二次传毒与ST踩雷

      不管第一次是跟谁传的,这次D3、D4就近与本组奶妈传毒。
      D2等ST放完冰圈、踩完雷再去传毒,注意不要被冰圈和雷波及。
      若此处D1感觉传毒时间紧张,可在光子判定时稍微等一下再跟MT传毒,与STD2的传毒策略一样。
      ST不管放不放冰圈,都在处理完相应机制之后停留在踩完雷的地方等待D2过来传毒。

      − 路线参考 …

      wps10.png

      第三部分

      第二次雷水分摊与喷火打盾、第三次传毒

      3.1 第二次雷水分摊

      D3与D4传完毒后平行移动至B点的左上、左下,D1可以多摸几个gcd,听到水分摊倒计时再过来,此处不管是谁被点水,都站到B点上。
      ST与D2传完毒后,立刻将巡航驱逐者拉去C点并使其面朝AD偏A的方向。
      此处D2可参与水分摊,也可以继续跟着ST去打,视团队减伤安排决定,建议同样是20%团减+群盾,3人分摊预计6W伤害。
      2位奶妈在场中保持刚才的上下站位分摊雷,雷奶可往D半场挪一步,以免炸到第三人,此处群疗可覆盖全场所有人。
      此处,若D4与D3交换过位置,即D4在D1组,D3在D2组,第二次雷水分摊之后仍然平行移动,无需交叉,因为此二名DPS为远程,顺序变换无负面影响。

      − 路线参考 …

      wps11.png

      3.2 分摊后移动路线

      各人员按照指定路径一步到位。
      D2可让D4先走,自己在能打到boss的地方摸两下。
      待DPS就位后,中场的2位奶妈需要将站位调整为一上一下(如H1上H2下,或闲上、雷下),方便传/接毒。

      − 路线参考 …

      wps12.png
      wps13.png

      3.3 打盾与喷火

      一般情况下,D1与D3不参与打盾,D4与D2就能解决掉仅有十来万血的盾,以防万一,D3可以留一个300~600威力的技能。
      此时需要治疗的只有双T,也是提前做好群盾减伤应对龙卷的时机。

      − 站位图示 …

      wps14.png

      3.4 第三次传毒

      注意:本优化攻略采用水弱DPS参与分摊第三次雷的方法,若队内有双近战,或撞车事故较多,可改为ST参与分摊雷。
      详细路线规划见此帖:https://ngabbs.com/read.php?tid=22194811
      (稍晚会搬运过来,也会重新开一个帖子)

      巡航驱逐者读条限制器解除时,不带毒的人观察自己的疫苗,打完盾立刻去接走相应的毒。
      因为无毒的人互相穿过不会发生任何事,所以传毒的移动顺序应是如此:

      3.4.1 DPS疫苗、TH带毒的情况:

      1、 DPS竖向移动到自己要接的毒左方;
      2、 DPS横向往右移动到目标身上,接毒,继续向右走,准备前往第三次水分摊的位置。
      3、 水弱D(第二次被点水的D)原地不动,等人都走了,去冰块附近准备分摊第三次雷。
      4、 雷奶前往中场偏D处,准备与水弱D分摊第三次雷。
      5、 雷弱奶前往B点正左方,参与分摊水。

      − 路线参考 (橘色:水弱D移动路线,黄色:雷奶移动路线,浅蓝色:参加水分摊的D移动路线,深蓝色:雷弱奶移动路线,白色:T移动路线)

      DPS1.png

      3.4.2 TH疫苗,DPS带毒的情况:

      1、巡航驱逐者的盾出来时,ST即可开始找毒,先横向移动到DPS队列左方,再竖向移动到自己要接的毒左方,接毒,回冰块下方斜点,这一系列动作可在dps打盾时完成;
      2、喷火之后,MT、H1、H2竖向移动到自己要接的毒右方,横向往左移动到目标身上,接毒。
      3、MT接过毒之后立刻穿过DPS往左移动,贴边绕外圈回到上半场,可停留在AD偏A的位置,方便雷分摊后第一时间排队。
      4、雷奶接过毒之后立刻前往场地中线偏D处,准备与水弱D分摊第三次雷。
      5、雷弱奶接过毒之后立刻前往场中,待DPS就位后,沿中线移动至B点左方参与分摊第三次水。
      6、龙卷伤害判定后,DPS往右走,前往第三次水分摊的位置,水弱D(第二次被点水的D)原地不动,等人都走了,去冰块附近准备分摊第三次雷。

      − 两种比较复杂的TH移动路线参考 …

      wps16.png
      wps17.png

      − TH接毒后DPS移动路线

      wps18.png

      优点:

      1、 毒不动,不可能发生毒找人导致的撞车事故;
      2、 T移动虽然有交叉点,但接毒时机有先后,打盾时残暴正义号还没读完喷火,所以可安排ST先移动,MT后移动,撞车几率较低;
      3、双奶移动路线只在不带毒时交叉,接毒后前往目的地的路线几乎平行,也不会发生撞车现象;
      3、 不论是TH带毒还是DPS带毒,排列顺序都是固定的,如MT-H1-H2-ST/D1-D3-D4-D2,方便找毒。

      缺点:

      1、 若DPS带毒,T发生移动会带走各自的boss,影响视线或导致近战打不到,但实际上只有很短一段时间挡视线,完全不必惊慌;
      2、 若TH带毒,近战找奶妈接毒也会有打不到的时候,预计丢失1~3GCD。
      3、 若觉得boss乱动会挡视线干扰找毒,建议直接看小队列表找毒,而不是看屏幕。
      4、 此处乍一看场面十分混乱,实际上可以做到乱中有序,如TH疫苗时,顺序为[ST接毒-MT接毒-双H接毒-龙卷风判定-DPS移动],DPS疫苗时,顺序为[DPS接毒-双H站位-龙卷风判定-DPS移动]。
      5、 关于众人前往处理雷水分摊的时机:龙卷风伤害判定过后,雷水分摊还有7秒才判定,此时DPS再移动处理雷水分摊完全来得及;

      第四部分

      第三次雷水分摊与排队

      4.1 第三次雷水分摊

      本次依旧可以3人分摊水,分摊者:雷弱奶(即最初的闲奶),2DPS。若D2不参与第二次水分摊,此处不用来,3人分摊预计6W伤害。
      雷奶与水弱D(即第二次被点水分摊的D)在冰块附近分摊雷。
      因龙卷与第三次雷水分摊间隔小于20秒,白魔可在此使用节制,配合群盾与罩子、远敏团减,减伤是足够的,不同队伍配置可调整,总之每次雷水分摊需要20%团减+群盾。
      此处有一个让MT提前就位、减少排队挂机的办法,即第三次雷水分摊快要判定的时候,MT直接将残暴正义号拉到冰块上方,自己贴边站定,或按疫苗/毒的顺位站好,方便近战排队时能一直打boss。

      路线参考

      − DPS带毒排队,TH疫苗 …

      DPS毒排队.png

      − TH带毒排队,DPS疫苗 …

      wps20.png

      优点:

      1、 奶妈保持在场中附近移动,方便奶团血;
      2、 双T全程不参与任何分摊,承伤只有平砍与喷火、龙卷,生存率极大提高。
      3、 若D2从不参与水分摊,那他就是透明人 VIP位 。

      缺点:

      1、 此次水分摊前有一个aoe大伤害,如未能及时抬满团血,可能3人吃不下水分摊,解决办法:多奶一口,或者4人水分摊(D2过来)。
      2、 ST可能分摊到雷,3人分摊雷=爆炸,解决办法:A、ST晚一点把巡航驱逐者拉去冰块附近,B、ST直接拉去冰块左侧贴边,雷奶靠近场中一点,C、ST与雷奶分摊雷,水弱D去12点附近输出。

      4.2 排队

      若这轮TH头上带毒,移动顺序:MT(提前)→雷奶→闲奶→DPS→ST
      若这轮DPS头上带毒,移动顺序:MT(提前)→水弱D→近D→远D→2H→ST
      路线参考见4.1

      至此,优化部分结束。

      风险评估

      可能损失GCD的地方:

      1、 第一、二次雷水分摊时的D1。
      改善方法:倒计时3打一个gcd再过来,需要团队语音 或轮椅 。
      2、 第三次传毒时的近战,需要找奶妈接毒的情况。
      改善方法:赌脸,被点到找T接毒,贿赂奶妈,让他们来找你(极易撞车),灭了重来。
      3、 第三次雷水分摊的D1。
      改善方法:赌脸,若自己是第二次水分摊,可以在左边偏上的位置快乐打残暴,等雷奶来炸你,不会断GCD,若自己是第三次水分摊,要求把水分摊摆在中场附近,也能打到残暴正义号,但会限制后续走位,视队友情绪决定是否实施。

      可能撞车的地方:

      1、光子之后,H2是水,H1是闲,此时若H2直接穿过中场,极易与H1撞车。
      改善方法:H1不管是水还是闲,先刷两下血,H2优先移动至中场,或沿中间圆盘下方切线路径前往水分摊位置。
      2、众人前往第二次雷水分摊位置时,2位奶妈因处于一条直线上且前进方向相同,容易撞车。
      改善方法:双奶左右站,约定下面的先走。
      3、第三次传毒,是TH接毒的情况,MT往12点移动的路线与DPS前往水分摊位置的路线交叉,容易撞车。
      改善方法:MT等其他人都走了再去,直接往左走,提前把残暴正义号拉到排队的地方,站在场地左上角(躲开雷奶)。
      4、排队时,是TH带毒的情况,MT与雷奶容易撞车,水分摊奶与近D容易撞车。
      改善方法:严格按照移动次序执行,谁抢跑在群里发红包。

      总结

      本攻略基于セパレ式进行修改,在不影响DPS输出的情况下,进一步优化了奶妈和双T的站位和移动路线,且优化的地方浅显易懂,适合固定队开荒,若得到一定的推广,也适合野队+1。
      如有更好的修改意见,请不吝赐教。

      − 更新笔记 …

      5.16 更新了第一次雷水分摊和计数圈的处理方法
      5.21 更新了H2、D3视角视频
      5.27 更新了D1、MT视角视频
      6.10 优化了第三次传毒时,TH疫苗的移动思路```

  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3
      • Miranquil
        Miranquil 最后由 编辑

        舔一口豆腐

    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
        • Eve
          Eve 最后由 编辑

          舔一口豆腐

          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

      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
          • maplescript
            maplescript 最后由 编辑

            舔一口豆腐

            1 条回复 最后回复 回复 引用 0
            • First post
              Last post
            Powered by N(ode).B.B | Contributors
            粤ICP备20037988号